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教师频道 > 教育教学

教育教学

让记忆活起来:读背默写教学的三维方法

更新时间:2025-04-07 09:22:00点击次数:179次字号:T|T

4月2日,在凤凰艺校教师大会上,高一地理老师吴心雨就学生读、背、默写工作分享了宝贵经验,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深入思考。

读、背、默写虽看似是教学基础环节,却对语文、英语、政史地等学科学习意义重大,是学生积累知识、培养语感、应对考试和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。然而,在实际教学中,教师们常面临学生敷衍、记忆效率低、知识转化率不足等问题。为解决这些难题,该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。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亲爱的各位同事:

大家好!

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读、背、默写这一基础性工作上的一些尝试和心得,我感到非常的荣幸。读、背、默写看似是教学过程中最简单的环节,但恰恰是语文、英语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等学科积累语言素材、培养语感的核心抓手,也是学生应对考试和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基础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,我们常面临学生敷衍应付、记忆效率低、知识转化率不足等问题。对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,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:

一、灵活运用多种记忆方法

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复杂程度陡然增加,单纯的机械记忆往往会陷入“背不下来、背了又忘、不会应用”的困境,这时就需要让记忆“活”起来。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记忆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,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。

1、思维导图法: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强大的可视化工具,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,强化逻辑记忆。例如学生在记忆"季风气候"知识点的时候,通过思维导图法就可以辐射出成因、分布、特征、影响等分支,从而提高了记忆效率。

2、口诀记忆法:高中的大题知识点杂且难,学生难以回答完整,我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,要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学生高效记忆。口诀记忆法就是将复杂知识点转化为朗朗上口的短句或顺口溜,如“港阔水深避风港,终年不冻四季航,江河湖海水陆连,依托城市经腹广”,从而简化记忆难度。

3、重复记忆法:其核心在于通过重复强化,帮助学生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。在讲题过程中,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,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。比如可以让学生扮演老师,向同学讲解解题思路,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记忆。

二、创造良好的读背氛围

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读背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。早读是一天中的黄金时段,我会以身作则,积极参与到早读中来,和学生一起大声朗读,在朗读结束之后及时对背诵内容进行检查。对于那些在读、背、默写方面表现出色的同学,我会公开表扬,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,并通过其榜样作用带动积极性不高的学生,同时我会注意对表现不佳的同学给予鼓励和支持,避免让他们产生挫败感。此外,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,让同学们互相帮助、共同进步,构建学习共同体。例如,我让学生们组成学习小组并选出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,定期进行地理知识点的背诵打卡,以团队总分排名激发集体荣誉感。这不仅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,也能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,提高背诵积极性,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。

三、加强家校沟通

最后,想要做好学生的读、背、默写工作,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。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群渠道及时向家长们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,指导他们在家中如何协助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。例如,在家长群通知每日背诵任务,家长需签字确认学生每日读背时长及内容,这样既能增进亲子关系,又能促进孩子的学业发展。对于配合度低的家庭,我会单独与学生沟通,提供在校补背时间

总之,抓好学生的读、背、默写并非一日之功,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去观察每一位同学的特点,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,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,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。抓读、背、默写从来不是“死记硬背”的机械重复,而是需要我们在坚守中创新方法,在严格中传递温度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,愿我们以智慧与耐心,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之火,让读、背、默写从负担变为习惯,从习惯升华为素养!

谢谢大家!

(编辑:tzfhys)